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偏鄉農村再生的基礎與推動策略之初探-台東農村再生培根計畫的推動經驗

壹、緒論
台灣過去政府的農業政策從民國60年代的「三農」(農業、農民、農村)到80年代的「三生」(生產、生活、生態),引領台灣農業走向多面向的發展。除了要保障農民福利,更要在安全農業與責任農業的理念上,實施符合國際規範的綠色直接補貼,重視環境與景觀的永續經營,也讓我們的子孫有一塊乾淨的土地,可以永續地生產健康的糧食。
然而,自從台灣加入WTO之後,農村結構逐漸轉型,農村青年人口外流日益嚴重,而且農業自由化使農村發展及其競爭力遭受衝擊。因此改進農業生產方式、改善農村生活及維護農村生態環境,創造農村經濟活力,促進農村社區再生,縮短城鄉差距,成為政府的農村發展刻不容緩之課題。
於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建設富麗農村,特擬定農村再生條例草案,以備做為農村施政之依據,該草案正送請立法院審議中。未來透過特別立法,由中央政府分十年編列2000億預算之「農村再生基金」,以利「農村再生計畫」的執行。而計畫中將照顧4,000個鄉村社區及60萬農戶,打造恬靜美麗的農村。此計畫的架構,特別重視由下而上的精神,將以農村居民為主體,由村里長或社區發展協會結合有經驗之社區發展團隊,研提農村社區的再生計畫,經地方政府審查通過後予以補助,以改善基層農村風貌及景觀,打造富麗新農村。
貳、農村再生條例草案的問題與建議
針對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從平面媒體及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對該草案的批評指責。(林英彥 2009)也對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提出「規劃體系混亂」的問題,並針對相關條文提出一些質疑。同時也對農村建設法令之制定提出幾點建議。(林英彥 2009)建議農村再生條例規範之內容集中在生活空間之建設,生產問題交給農業發展條例,生態問題由環保單位負責; 另也建議將再生條例之施行對象地區先行限縮在「邊際農村」地帶,如此在人力與財力運用上比較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果。所謂「邊際農村」的原意來自於日本農村人口年齡65歲以上者占一半以上,而且人口持續減少中的農村所稱的「限界聚落」的概念。這種農村如不設法協助其再生,很可能會沒落消失。在台東偏鄉地區,類似「邊際農村」之村落不少,農村再生條例如果專對這種村落為施行對象地區,可能會收到更具體的效果。而農村再生計畫應著重在「邊際農村」,亦即偏鄉農村的建議,正好符合台東偏鄉農村再生發展需求。

參、台東偏鄉農村發展的問題
台東地處偏鄉,有非常多的農村長久以來因人口老化與外移問題非常的嚴重,已逐漸凋零成為「邊際農村」之村落。以長濱鄉永福社區為例,其原本為一個超過400人的原住民族部落社區,然而目前僅剩約70戶,實際居住人口不到80人,主要是老人與小孩。社區人口中98.5%是阿美族原住民,其餘是閩南人。永福社區一直以來都是以採集與農業為其主要產業,但是由於灌溉水損毀十年之久,讓原本就難以支撐生計的農業更加雪上加霜,人口外流嚴重,勞動人口也呈現老化現象,不但本地經濟崩解,本地獨具一格的原住民文化也接著漸漸流失。人口外流的另外一個後遺症是居民對於環境的汚染與惡化也視若無睹,居民無力維護農地地力,任其荒廢,或者土地面臨被財團併購,進行一些與當地背景無關的土地開發。
類似的社區在台東偏鄉非常的多,尤其是在原住民族的部落農村社區。若無適當的計畫協助其產業的振興,並給予適度的基礎設施建設經費挹注,則農村社區環境的頹敗,將影響其經濟產業的發展。而在無法滿足農村最基本的生活條件下,農村農業生產的根基也將遭受衝擊與撼動。隨之而來的則是農村土地被迫在不動產市場中廉價移轉,瓦解農村既有的生產功能、社群組織與共同的記憶。

肆、台灣農村發展的問題與農村再生發展的契機
誠如(劉健哲 2001)所提出,近年來,台灣農村的社會經濟結構已隨著都市化與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而逐漸改變。隨著國民所得的提高,農村建設雖有長足的進步,惟農村公共設施不足,村民生產與生活之改善仍然有限,政府為縮短城鄉發展差距,多年來雖亦極力加強農村規劃建設之工作,以改善村民之生產與生活環境。惟在體制尚未建立,規劃建設內涵與項目不易掌握,農村特質與規劃目標亦未深入瞭解之情況下,致整體性、綜合性與前瞻性發展規劃不足,不易達成促進整體農村發展之目標。此外,(許松 2008)也提出,台灣大多數農村社區聚落,由於長久自由發展結果,導致社區道路狹窄彎曲,公共設施不足,排水不良,居住環境髒亂,生活環境品質低落。爲了縮短城鄉差距,促進農村社區土地合理利用,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經於1987年開始透過土地重劃方式辦理農村社區更新建設,更新後對農村土地利用、公共設施之興建及地籍之整理,已有具體效益。惟對更新後農宅輔建、環境美化、社區發展等軟體建設方面仍有待加強。
審視農村再生條例草案的精神,即是為了解決前述農村發展所面臨的問題而設計。雖然,目前在條文的設計上可能有進一步修訂的空間,但其擬定的精神對台東偏鄉農村社區的發展,且有其長遠的助益。尤其其規劃以藉由社區擾動與學習的機制,建立偏鄉農村社區草根參與的力量。而透過培根計畫的執行持續辦理農村營造人力培訓,來強化溝通管道,掌握在地心聲。並透過此一人力培訓計畫的推動,建立農村社區自主經營管理的基礎。此外,在社區菁英份子與專業輔導團隊的共同參與下,由下而上擬定了農村社區未來發展的願景與未來農村再生計畫推動的項目。

伍、台東農村再生培根計畫經驗
今年在台東偏鄉地區所推動「97年農村農村再生培根計畫-東一區」的計畫中,一共擾動了當地42個社區(如圖1所示),提供了478小時的課程,累積的上客人次共1353人次。這對台東偏鄉社區而言,投注了未來發展的希望種子。

另本年度也協助26個社區提出其「農村再生計畫」。於計畫中除了詳盡的針對社區發展現況作描述外,社區也透過共同參與的機制提出未來社區發展的願景。另也提出未來四年(民國98年-民國101年針對農村社區發展需求所提出的發展項目。本年度所參與農參再生計畫研擬的26個社區,分社區聚落環境改善、公共設施建設、社區機能改善與環境美化、社區產業發展與活化、社區文化振興、保存與活化、生態保育、及終身學習與人文教育等七大項目,共提出了520件發展項目。

台東各偏鄉農村社區除了前三類別比較偏硬體建設的需求項目外,也兼顧了包括社區產業發展與活化、社區文化振興、保存與活化、生態保育、及終身學習與人文教育等4項偏傳統產業、文化產業與環境永續發展的項目,且佔總提案數的58%強。這也消除了目前眾多學者提出農村再生計畫僅偏重硬體建設補助的疑慮。

陸、農村再生計畫推動策略建議
由台東偏鄉推動農村再生培根計畫的經驗得知,農村再生計畫在偏向農村的推動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另若要突破目前台灣農村規劃與再生的困境,除(董建宏 2009)所提出,需針對農業社會、產業、以及空間使用做基礎調查外,也需有專業團隊長期陪伴偏鄉農村社區,協助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並協助修訂已完成的農村再生計畫,以規劃專業的素養,釐清並呈現社區民眾的需求與發展願景,圖時也需協助各農村社區整理所設定逐年發展的項目。在偏鄉農村再生計畫的基礎與推動策略的建議上,應導入更多具規劃專業的團隊與人員,紮根社區,以長期陪伴的方式,協助社區成長。

國立台東大學資訊管理系助理教授 王 聖 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