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參與農村再生培根計畫 再生課程 心得

三和社區
為什麼過去的農村可以永續到千年,我省我思、我的農村最精髓的簡單元素---五老---老人、老樹、老房子、老駁崁、老鄉音。回村的我也擠身人潮之中,思索再生要從根做起,恢復五老、尊重五老,首先的工作尋蹤訪老,把我家鄉定調為復古風華,再造早期農村,從培根的課程中、落實人力再造、觀念整合,進而以活動而互動、以分工而發覺人才,把鄉村當作家庭、營造共同話題,凝聚共識,也許走的不快、但每一個人都綻放自信的笑容,記得有一位訪客曾經告訴我說:你的村落真是天上人間。

新城社區
「土地是我們的根」我們非常的認同,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理念,讓我們對於復育我們成長的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農村生活雖沒有都市般方便,對於產值也遠小於工業,但相較於整個地球,我們農村的供獻度遠遠大於工業,工業化的來臨正在衝擊著農村,年青人都到工廠去上班,只留下年長的仍然為農村盡己之力,農村正面臨著世代交替的危機,而我們參與課程,主要是讓農村經驗能夠傳承,將農村的美結合社區特色及傳統文化,然後加以推廣,讓景觀、特色、文化促進社區的發展,相信這些基本的條件,讓年青人回鄉的意願是相當大的。讓年青人回鄉創業,不但讓地方文化、特色、產業能夠傳承,同時也將帶給農村新的活力、新的知識,相信這樣的農村未來是可以期待的。

枕山社區
這次「農村再生專員班」的系列課程,從學到很多東西,跟我們聊聊農村改造的ㄧ些觀點與看法,觀摩許多其他社區分享的成果。社區營造必須要由自己開始,親手打造自己的社區,這樣才會珍惜。藉由社區的任何一個活動,家政班、歌唱班、守望相助隊…等,帶回古早的鄉土人情味,使社區每ㄧ個人對彼此不再陌生,兒子外出工作的孤單老人也有個精神依靠,使社區就像一個家一樣。目前青年人口漸漸外移,許多人紛紛到外地尋求工作,農村只剩下老人與幼孩,果園面臨後繼無人的窘狀,且農業市場越來越衰微,看天吃飯的農人面臨到前所未有的經營危機。如何將農村社會型態持續經營下去,求的不是經濟層面的發展,而是永續經營在地人情味。

來自桃園三和、新竹新城、宜蘭枕山等三個社區心得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