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台北萬里磺社區-農村再生由上而下的精神

之前因為工作因素,拜訪台北萬里磺潭社區,說實話若不是因為工作,壓根不知有這地方。磺潭的理事長張慶傳娓娓道出磺潭銳變的經過,磺潭社區雖在靠海的萬里,靠山的磺潭卻不臨海,所以只能種稻、種地瓜,到後來,年輕人都到外地去打拼,村子裡只剩老人與小孩(我想大多數的農村社區,都是如此吧!),所以磺潭社區在員潭溪畔的廢耕地成了沒人想靠近的荒地,理事長看了很心疼,從公職退休後,他參觀了許多農村社區,讓他想來改造磺潭,他找了村子的人一起捐地,有了地,他向水保局爭取經費整地、建設,終於磺潭社區現在有了美麗的公園,不只如此,理事長找了社區媽媽一起開民宿餐廳,讓社區媽媽有工作,餐廳盈餘還會回饋給社區。現在有許多社區都要到磺潭去觀摩,看看磺潭如何成長,當然到了當地就會人手一袋地瓜的買,或是吃到磺潭有名的黑糖糕(好好吃喲!這可是要事先預約的!)。這對社區居民來說,有實際的經濟收入、有美麗的環境(許多台北人不惜千里迢迢到萬里去爬爬山!),也找回了居民的活力與自信。

農村再生條例,有許多人有諸多批評,但是我看到的磺潭社區,因為地方居民摒除私心,捐地給地方(產權還是居民的喲!),並且居民知道要把自己的故鄉朝哪個目標前進,向政府提出申請/計劃,因而政府/公部門幫助磺潭社區,打造成為美麗的家園,這不就是農村再生條例中的「由下而上」的共同參與制度主要精神嗎?我個人是覺得,磺潭社區就是一個好例子。

(參考http://rural.swcb.gov.tw/revive/qa_content.asp?did=170)

文\農村社區工作者 阿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